首页 > 酒店新闻 > 酒店行业动态

k8凯发版官网|这条刷爆朋友圈的帖子,只为了庆祝湖南师大建校78周年!

发布时间:2025-10-15 17:09:53    次浏览

十月末,最适合听蔡健雅的季节,不少长沙人的朋友圈都被刷屏了,小编以为这个时间段的朋友圈只会和鸡汤有关,但事实竟然和我想的有些出入,而且每条朋友圈还有点小小的不一样,这到底是一件什么盛事? ▼ 原来是湖师大校庆的日子来了,砥砺沧桑,春华秋实,湖南师范大学也建校78周年,师大并没有举办很隆重的庆典活动,所以不少湖南师大的学子都在用这种形式,为母校送上最真挚的祝福。 从第一个学子,到第一百个、一千个、一万个...数字一直在蹭蹭的往上涨,传播的速度很快,照这趋势,反正100000+的学子祝福是少不了啦!刷爆朋友圈的意义的瞬间明了,不管我们现在身处何方,始终都以自己是师大人为荣。师大历史1938年,国民党政府成立,夏天,国民政府教育部决定创建一所独立的国立师范学院。国立师范学院当时可以说是群英荟萃,众多知名学者都汇集于此,1938年,安徽大学部分资源、山东大学部分图书、仪器设备,并入国立师范学院。1953年,中国院系调整,湖南大学撤消,建立了中南土木建筑学院和湖南师范学院。1953年9月,湖南师范学院以原国立师范学院为基础,合并了很多高校的部分学生,成为当时中国专业设置最多的师范院校之一。1984年,正式更名为湖南师范大学。1996年,湖师大成为湖南省的唯一一所首批进入“211工程”的大学。 说起校庆,一般学校的画风都是喜气洋洋的!比如什么大红色横幅啦,什么放礼花庆祝啦,生日蛋糕啦~反正是怎么热闹怎么来!然而师大的画风却很清奇!全程走文艺路线!由学子发起的祝福活动,可能比官方来的更有意义。湖南师大是一首诗,所有人都想赞叹的诗。 那一日桃子湖相遇,注定我与师大情系一生。师大本部校区。历尽风风雨雨。在这里,古朴的建筑随处可见。苍劲的老樟树,在城市的中心,散发着古老的气息。各学院在这里,学术的火花尽情释放。 师大没有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校门,却一直矗立在我心中。桃子湖、二里半,都是青春的回忆。师大张公岭校区,每次被新生提起,总是被蒙上一层阴暗的色彩。是的,在很多方面,张公岭校区不如本部,没有那里的繁华,没有那里的人气,没有那里的设施。 但是这里是师大唯一一个有围墙的校区,这里可能偏僻一些,但是这里确实学术研究的圣地。青石,苍松,诉说着这里的传奇! 老一辈的人提起师大,是那历史沉淀的理化楼,是那绿草青葱的图书馆前坪。咸家湖校区是湖南师范大学医学院所在地。其前身为1911年美国人胡美博士设立的湘雅医护学校。这里,有着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巍峨的教学楼,葱翠的青松。为这里原本低调的画面添上一笔靓丽的色彩。医学,是现当代的科技革命的主流体现,师大的医学也必将在这里发展到新的高度。南院校区是湖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所在地,这里主要有美术,体育,音乐三大学科。是艺术喷薄的所在。它,立在市中,却有着别样的宁静。风雨厉过,这里的一切贴 于生活,这里的精神却高于生活的表相。很多学子在这里徜徉在艺术的海洋,艺术在这里初现构型。艺术之花开在疯狂的石头之上! 桃花坪校区是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的所在地。坐落在国家级风景区岳麓山南麓。还有焕然一新的书山,宽敞明亮的至善楼,新修的游泳馆,新朔化的田径场,不断改善的食宿环境。 岁月更迭,不变的记忆是,桃子湖夏荷满地,木兰路花开花谢,岳王亭吹过麓山清风。 除了师大为学生提供的一切,师大的学生也在今天我以学校为荣,明天学校以我为荣的宗旨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夏家辉当下的年轻人可能不是太熟悉这个名字,夏家辉1961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生物系,但他在这个世界上所做的贡献太多,所以小编无法忽略。国家重点实验室遗传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是我国'临床细胞遗传学'的奠基者,1999年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2年创建湖南家辉遗传专科医院。夏家辉院士长期从事人类与医学细胞遗传学研究,在该领域卓有建树。他是在世界上最早将人类显带染色体技术应用于肿瘤病因学研究的学者之一,为主创建了“中国医学遗传学国家重点实验室”。1998年11月在世界上最先克隆了神经性高频听力下降的耳聋疾病基因,实现了在中国本土上克隆遗传病疾病基因零的突破。刘明耀教授,1982年获湖南师范大学学士学位,1985年获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1992年获美国马里兰大学 细胞生物学博士学位,1999年在美国德克萨斯农工大学生物科学和技术研究所任助理教授。2003年晋升为终身副教授,2007年晋升为终身教授。2007年受聘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筹建生命医学研究所并任所长。荣誉太多,贡献太多。 刘同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媒体人、青年作家,现任光线影业副总裁 。最开始是因为职来职往这个节目认识刘同的,这是一个经常把师大挂在口中的师大人,听他说过自己的过往,当时就觉得刘同的大作为是迟早的,后来再听到他的消息就是2014年了,出版了作品《你的孤独,虽败犹荣》,当时有这么一段话广为流传:“17岁时,我最深的孤独就是我不挽留,而他们也没有再回来18岁时,还有四天高考坐在桌子前从一个凌晨坐到另一个凌晨感觉到起身倒杯水都是奢侈即使这样还什么都不会一塌糊涂19岁时,想找个人陪发现通讯录里,没有随叫随到的人20岁时,我所理解的孤独是你不合群是表面的孤独你合群了是内心的孤独21岁时,背了一大本英语单词到头来只记得一个 abandon......”现在刘同除了作家的身份,也是光线传媒的副总裁,涉及娱乐领域。但他以后的人生,绝对不止总裁这么简单。 李谷一这个艺术家的名号太响亮了,家喻户晓这简直是个为李谷一老师量身定做的成语国家级的文艺晚会,绝对少不了压轴的一首《难忘今宵》以致到现在,每当响起这首歌就会想起李谷一老师用嘹亮的歌声跟我们说再见。李谷一出身于云南昆明,祖籍长沙,在湖南师大还叫湖南省艺术学院的时候考入舞蹈专修科,在各种条件的筛选下,李谷一老师也被选入到了湖南省花鼓戏剧院任演员,1964年,演唱花鼓戏《补锅》,获湖南省和中南五省戏剧汇演优秀奖,曾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的亲切接见。1965年《补锅》拍成电影,在中国各地放映。小编还记得小时候爷爷带我看《补锅》的画面,现在想起来,像是过了一个世纪那么久,在花鼓戏的传承与发展方面,李谷一老师简直做了太多的贡献。文艺界的改革先锋和实干家。 还有很多师大的人才,李克纲 、 韩少功、 魏文彬、何晶晶、李春华 、 龚新高、 周建雄、陈思思、大兵、刘一祯、王军、香香、夏家辉、刘夫生、朱东阳、刘玉娥、吴向东等等。从学术大师、地产大亨、艺术家...师大的人才在不停的输出,78载的风风雨雨已经走过,时间也正在悄然无息的流淌,师大在这场变迁之中气势长虹,不断强大。 -THE END-本文由【玩转长沙】编辑,部分文字图片来源网络,侵删。